是的,一篇討論古典音樂入門的文章,是由我這樣一個還沒入門的人來寫的。請問是誰給我的勇氣呢?

著名樂評人焦元溥先生,他在發布於看理想的節目《古典音樂入門指南》的前幾集,向我們講了兩個故事,引用如下:

「優美的三重奏幫助卡車司機星野了解自己,思考自己……在這樣的音樂聲中(指《大公三重奏》),星野深受感動,也沈澱反思……貝多芬改變了卡車司機,也就改變了中田的遭遇,以及我們這個小說的主角,田村卡夫卡的命運,最後還消滅了邪惡力量的化身。」

「他(指鋼琴家 James Rhodes)人生的關鍵點,是在七歲那年,聽了古典音樂,聽了巴赫……在他的自傳中,他說『我用老舊的錄音機來聽卡帶(指《恰空舞曲》),霎那間,我又神遊了,往內心深處前進……我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,但我真的震驚到無法動彈…….我的內心有些東西是碎的,但是這音樂修補了它,傷口瞬間癒合,全然不費工夫,我馬上就明白,我的人生將會有音樂。』」

故事都非常感人精彩,而且我完全相信音樂具有這樣的魔力。但我的天,這聽上去不像是入門指南,改名登頂指南才對。我相信不少人都曾經有過被音樂擊中乃至對人生產生了重要影響(在今天往往還是流行音樂)。可同時,此等經歷對於另外的許多人來說也畢生難遇,遑論還在摸索門道時就醍醐灌頂呢。大公三重奏很精美,我也很喜歡聽,然而我還是得承認我的靈魂沒有被擊中,它沒有讓我照映現實、反思過往、啟迪未來,這或多或少讓我有些苦惱。

所以,我覺得通常情況下,放輕鬆、沒有功利心,是初次主動欣賞古典音樂的好心態,否則可能就會因為一直無法遇到所謂「音樂直擊靈魂」的時刻而持續陷入對自我感受力的懷疑之中,反倒錯失了去享受簡單的美好。

焦老師的學識固然完全無可否定,我自己依然在學習焦元溥老師的古典音樂講解,我理解他舉上述事例的本意,但「一個看起來睡眼惺忪的男人,頭髮扎個馬尾,耳朵戴著耳環,會一邊抽煙一邊看漫畫,而且煙灰會毫不猶豫地抖落在吃剩的拉麵裡,這樣子的人會被貝多芬感動嗎?古典音樂難道不是中產階級以上的專屬嗎,要有身分要有地位要有知識才能夠欣賞一門藝術嗎?」這樣的反問說辭或許真的太過陳舊,甚至還能聽出貴族式的口吻。任何音樂類型都不存在階級上的分野,這早該是普遍的共識、討論的基礎,而不該到了今天還在作為「人人皆可欣賞古典音樂」的主要論據。

所以,我覺得在古典音樂入門這件事上,讓我這樣一個不久之前還只是古典音樂的門外漢、到了現在依然是古典音樂門外漢的人來現身說法,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視角。

音樂的欣賞沒有例外,古典音樂的門檻同樣不高

首先,什麼是欣賞?

我今天見了一個新朋友,我說很欣賞他。這未必一定得是「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」,我也無法對他的平生佚事如數家珍,但這些都未妨礙他的存在讓我覺得舒服。這當然算欣賞。

是的,作品結構、曲式安排、主題動機,樂器分配,作曲背景,等等等等,乃至演奏家的故事和風格技藝,都是古典音樂知識庫的滄海一粟。好的古典音樂無疑具有相當的藝術深度和難度,吃透一首曲子花上一年半載或許也不為過。

但是,受眾廣泛的流行音樂就沒有深度嗎?

哪怕不提國父山上的披頭士緋紅王,只說大家都無比熟悉的周杰倫。直到今天膜拜周杰倫早期傑作的樂迷依然大有人在,那麼這些樂迷中,又有多少對雙節棍的編曲安排能頭頭是道呢?另外,不知道《Jay》的製作人是誰的樂迷們,他們對這張專輯的喜愛難道就是假的嗎?

所以,如果能夠深入研究古典音樂,掌握更多的知識當然再好不過,但前提,不還得是先感興趣嗎?聽了之後單純地喜歡、感興趣,當然也算已入欣賞之門了。

你和古典音樂其實是老朋友了,只是還沒正式介紹

我們都應該聽說過流行音樂圈內存在某些類似鄙視鏈的品味分歧,是否真實並不清楚,但是幾乎沒有聽說過有某流行音樂人覺得古典音樂很遜。現代音樂史自有一條發展脈絡,所有的音樂類型,向上都能追溯到古典音樂時期,很多樂器種類、作曲手法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。

這或許都能說明一點,古典音樂的語言可能是相當大眾化的。聽不來噪音的、挺不來 Funky 的、聽不來說唱的,或許在古典音樂上,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曲子。

而且,古典音樂並非只出現在音樂廳裡,我們生活的很多角落都可以發現古典音樂,比如學校鈴聲、電視插曲、廣場音樂、活動典禮等等。哪怕是對古典音樂最沒有興趣的人,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的「登登登登」一響起,他也不敢說從沒聽過吧。

就像一個朋友,可能你還叫不出他的名字,但你知道你們已經見過好幾面了。既然如此,不妨這次就花點時間互相認識下吧。

五星級服務?古典音樂可能真有這麼周到

以理性的視角來看,音樂就是一串數字,旋律是數字的組合,好的旋律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是越用越少的。所以古典音樂是正兒八經的先到先得,自然沒有老年危機這回事(京劇:??)。

另外,古典音樂邁過了足夠長的年代,好的樂曲大名鼎鼎耳熟能詳,經歷過幾百年無數人的品鑑歷久彌新。翻開本樂季的演出單,幾乎所有演出都是大浪淘沙留下來的精品,根本是省去了自己在唱片的海洋中尋找方向的時間。

幾百年的時間沈澱下的除了作品,還有各代鑒賞者的研究文獻。好作品被放大到了每一個音符去研究,一旦你覺得某支曲子有意思,立刻就能找到汗牛充棟的研究資料。流行音樂的情況就有些不同了,由於年代上距離當下還沒有足夠長的距離,許許多多好音樂,仍然缺乏研究者的史料搜集整理,比如大滝詠一,目前都尚未有中文的研究著作。

這個角度上可以說,欣賞古典音樂,就像來到五星級飯店,食材網羅全球珍品鮮味,餐具全套整潔齊備,更誇張的是,服務生還為您準備好了每道料理的講解服務。

最大化的需求側,促成最大化的欣賞

無論什麼音樂,欣賞都需要精力。

我不反對人們在工作學習時戴著耳機開著音箱來聽點音樂,我自己也經常這麼做。但從我的體會來講,效率是守恆的,或許音樂完全透明,或許盡興得停下工作,而更多的情況,是二者都打了折扣。

因為技術的進步,聆聽音樂成為了隨時隨地的事情,人們對於音樂的需求越來越成為了其他事情的搭配,聽音樂被趕出了「需要一心一意去做的正事」行列。這個改變給音樂帶來的影響無疑是糟糕的,比如不再苛求每一處效果的完美、洗腦神曲更容易走紅等等。

好在我們還有古典音樂。

幾百年前,人們想聽音樂,要麼自己彈奏,要麼聽別人彈奏,不存在音樂再生設備的隨意播放,所以人們聽音樂可以說是相對專心的。這天然地要求了作曲家創作時精雕細琢,因為萬一哪處不好立刻會被人察覺。即使是現代作曲家,也會或多或少按照依然與百年前相似的嚴肅演奏場景來創作。

另外,或許還要歸功於古典音樂從貴族時代遺傳到今天的高級形象(上面剛剛才反對過),在電影院裡還會聊天玩手機的人在走進音樂廳後,也會不自主的正襟危坐,努力做好「高品味人群」的角色(即使他不想也沒辦法—許多音樂廳是屏蔽信號的)。

古典音樂的創作—演奏—聆聽,一起構成了音樂需求側的最大閉環,音樂成了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,此時的欣賞,也成為了最大化的欣賞。

如果是通過音樂流播平台聽古典音樂,這完全沒有問題,但是對於初次想要了解古典音樂的人來說,音樂廳可以讓你向音樂展開最大的接觸面,這必然比在隨處可聽的流媒體上能感受到更多美好,增加了興趣的敏感點,從音樂會回家後再聽流媒體,說不定也會有更多的感受。

古典音樂竟是性價比代表,不信做個評測就知道

要去聽音樂會,門票的價格就無法迴避,可能這也是許多人對於古典音樂門檻最有意見的地方。那我們不妨來做個比較。

同年代的年輕人,買過演唱會的不在少數。演唱會通常是唱片時代才產生的流行音樂人,當今的錄音室在製作時,而且很多效果在現場是無法即時復現的,於是乎,我們聽到的現場演唱會音樂,幾乎不能100%還原我們聽了許多邊的專輯效果,而且演唱會現場通常是大型露天的體育場館,除了前排的歌迷,中後區直到山頂的歌迷聽到的大多是音箱的傳遞的音樂,同時歌迷情緒爆滿,尖叫、口哨、喇叭聲此起彼伏,氛圍自然是熱烈不假,可要論得到的聲音質量,的確不能算完美。最關鍵的是,熱門明星的演唱會門票不光賊貴,還基本秒沒。

而目前大部分的古典音樂,是創作於錄音技術出現之前的年代,保存下來的作品其實是樂譜,那時也不可能會有電子混音等等複雜的錄音室效果。所以拋開不同演奏家的演繹呈現,我們在音樂聽所聽到聲音,就是這個樂曲所能呈現的最好效果。而現場音樂聽在建造時就是經過了專業的聲學設計,每個區域的座位都經過測試儘量得到最好的體驗,這也是演唱會現場所無法比擬的優勢。另外,雖然我不認同「只有樂器發出的聲音才是真正的音樂,揚聲器震動產生的音樂就是沒有靈魂」這樣的論述,但顯然平常生活中能聽到樂器自然聲音的比例太小,能在音樂廳這樣的完美現場,聽到完全沒有電子放大的樂音音色,真可算是不錯的體驗。當然,音樂會的門票相比演唱會自是便宜許多,也完全用不著蹲點來搶票。

可是,能現場感受自己熱愛的歌手,這樣的體驗也不能完全用理性來評判,何況還有許多人不聽演唱會的,那音樂會這小幾百的票價依然不算便宜。這的確沒錯,但來改變下討論主體,如果我在網路上大喊:「一頓小龍蝦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得起的」,雖然的確也是事實,但是絕對會被口水噴死:「你丫牛逼啥小龍蝦誰吃不起」。

這便是問題所在,同樣的人群,吃小龍蝦或者火鍋並不覺得貴,換作音樂會就心裡起嘀咕。小龍蝦不會天天吃,但音樂會也不是天天聽的。只需自己思維的轉變,也不需要付出更多的錢,得到的東西可能就會不一樣。


我寫這些文字,試圖論證「欣賞古典音樂的門檻說不定是最低的」,顯然只能算刁鑽,古典音樂在主流人群中的不流行,應該是無需辯論的現實。但我想說的是,當初讓我想進入古典音樂也就是自己的一個念頭,上面說的那麼多,就是想給此文讀者(想像中的)多提供一些這樣的念頭。

買票吧,兄弟/姊妹們。